失眠经济为什么是蓝海?
昨晚几点睡的,失眠了没有?
相关数据显示,中国超过3亿人有睡眠障碍,全球第一,人数且逐年上升。
前文和大家聊过当代年轻人的困扰,其中失眠就是很重要的一项,这也催生了千亿以上市场。
睡个好觉很难
1、整体情况不容乐观
a、失眠人数多
国内:根据世卫组织统计,中国成年人失眠率接近40%,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11.2%。
其中北上广深杭等一线城市,失眠率很高。
国外:失眠是全球性难题,在世界各地也都普通存在。
其中美国失眠人数占总人口的35%,以美国现有人口约3.3亿计算,需改善睡眠的人口超过1亿人。
2018年7月份,日本某家居企业曾对国内1万名18-79岁的国民展开睡眠调查,有一半人患有失眠症,将近7成受访者对自己的睡眠质量不满意。
b、失眠年轻化
我们可能会以为,中老年人会容易失眠,其实数据显示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容易失眠。
《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》中指出,84%的90后存在睡眠困扰,其中近30%的90后在面对失眠,没有采取有效办法,只能硬扛。
另外,在网络搜索“失眠”的用户中,年龄段在18-25岁的90后,将近占到总人数的40%。
而在日本的调查中,超过7成年轻人都对自己的睡眠不满意,而30岁左右的年轻人对睡眠满意度仅为25.2%。
c、耗时长,睡眠短
许多失眠患者,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入睡,而真正熟睡的时间又很短。
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一项睡眠数据显示,有30.9%的90后需要30分钟以上才能入睡,有0.9%的人需要借助药物助眠。
从2013年到2018年,中国人均睡眠时长已由8.8个小时降至6.5个小时,平均睡眠时长减少35%。
超过60%以上的受访者,11点-1点之间入睡。仅有17.5%的90后,能做到早睡早起。
d、女性更容易失眠
这几年来,女性失眠人数越来越多,尤其是女性淘宝店主、主播、网红、新媒体工作者。
某调查报告显示,男性中失眠人群比例为24.2%,女性中失眠人群比例为19.2%。
而温州晚报的记者曾在医院门诊实地采访发现,女性失眠患者的比例近三分之二。
2、为什么会失眠
有觉睡,还睡不着?除了身体因素外,还有哪些原因?
a、睡不着是因为穷
生活中,有诸多因素会影响睡眠。比如噪音、家庭矛盾、突发情况等等。
但是,因经济问题而导致睡眠质量不佳,成了重要的原因之一。
在中国,大部分家庭都要为了衣食住行烦恼,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支出,睁眼闭眼都是花钱。
最近猪肉上涨让大家直呼吃不起,而高额首付和月供,让许多人一生成为房奴。
在国外也是如此,在《失眠调查2019》中显示,超过5成美国成年人因担心日常开支、退休金、医疗、保险等财务问题而失眠。
其中39-54岁人受财务问题影响最严重,有64%。而23岁至38岁中因财务问题失眠的有58%。
b、工作做不完做不好
996已经很累了,但这只是大家看到的表面现象,因为大家无时无刻不在办公。
回到家,随时盯着微信群、钉钉、邮件等,每周有那么2、3次要工作到12点,是常态。
这一两年来,整体就业环境不是特别乐观,大部分普通求职者为了收入,只能硬撑着。
除了工作强度大以外,新岗位、新行业、新技能带来许多挑战。
以新媒体为例,以前更多是图片和文字为主,可能还会配备专业的编辑、摄影人员。
但是现在一个人需要会写文案、会排版、会拍照,会直播,还要做商务对接等。
负责的平台也从微博,微信,延伸到了抖音、快手、知乎、36kr、今日头条等新平台,包括流行的直播。
这对新媒体从业者,从专业能力的深度和广度上,有了更多的要求。
工作的挑战难度越来越大,还有95后、00后的冲击,不失眠都难。
c、舍不得睡觉
睡不好,有时候还真的是自己不愿意睡。
据中国睡眠研究会相关数据显示,近9成的互联网民睡前会玩手机,平均时长超过1个小时。
其中18-24岁的网民睡前玩手机超过80分钟。
晚上21-23点,是网民们使用手机应用最频繁最集中的时候,包括使用社交软件,看视频、玩游戏、网络购物、小说等等。
其中90后最为活跃,超过60%以上的人,选择此时间段购物、看视频,玩游戏。
以直播为例,无数年轻人追随主播到深夜,陪着主播买买买,睡不好,还花钱。
各位,有多少深夜还在喊组队,开黑,迟迟不舍得下线的?
失眠的多种解决方案
因睡眠带来的巨大困扰,大家对改善睡眠自然十分期望,市面上针对失眠也提供了诸多解决方案。
1、传统家居
a、理念升级:以往传统家居厂商可能思考如何向用户提供更大、更美、更耐用的角度去生产产品。
而现在则要考虑如何向用户提供更加环保、睡的好、睡的舒服的产品。
b、产品升级:之前产品生产研发属于单一、固定的功能。
而现在要考虑智能化、数据化、人性化、个性化,如何把睡眠监测、体位调整、自动调节、智能按摩等加入到产品中。
所以传统家居厂商,应该要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品牌、技术、生产优势,抓住智能家居睡眠市场。
2、生物医药
通过医疗药品、器械来改善失眠,我觉得可能是最无奈的选择。
有的人可能会吃安眠药,有的会使用褪黑素,安神补脑液等产品,但此类产品长期使用,还是会对身体产生危害。
而对于普通创业者来说,这种方式入局的门槛高、经营风险也很大。
3、电子化睡眠
目前市面上有通过睡眠灯改善睡眠环境,通过睡眠仪进行仿生物微电流、脑电波干扰助眠,使用穿戴设备监测睡眠质量等多种方式。
这些方式也是当前最火热的赛道,也是未来最值得期待的解决方案之一。
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哪一类电子化智能化睡眠产品获得了主流认可,此类产品依旧属于摸索期,试验期。
从销售情况来看,也远不如乳胶枕、眼罩、睡眠面膜来的热销。
失眠经济为什么是蓝海
既然现如今围绕失眠有这么多的解决方案,那失眠的市场还能做吗?
我认为,当然可以!
1、失眠市场庞大
如前文所述,在国内就有千亿市场,而且失眠人数正在增多,全球市场也是如此。
公开资料显示,2010年欧洲睡眠医疗产业市场规模为558.5亿美元,2015年增长至767.3亿美元,预计2022年将达到1085.6亿美元。
而2010年北美睡眠医疗产业市场规模为580.8亿美元,2015年增长至802.9亿美元,预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85.2亿美元。
只要市场足够大,对于创业者来说,就有介入的可能性。
2、愿意为睡眠买单
越来越多的失眠患者,无法忍受失眠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,愿意为此付费。
一位北京创业朋友,几乎把市面上的产品都买了个遍。各种喷雾、手环、睡眠仪都买了,甚至不惜花费数万元买下一张睡眠椅。
而在今年618期间,天猫进口助眠类商品成交同比增长530%。到了双11预售期间,进口助眠类商品人数同比增长174%,其中00后增长达434%。
仅在2017年我国改善睡眠产业市场规模就超过2700亿元,其中,睡眠保健品和睡眠器械用品占比超过90%,达2600多亿元。
3、科技还不够发达
尽管市面上各种产品、解决方案层出不穷。
但无论是功能实现,还是治疗效果上,都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。
从传统家居、医疗器械再到电子化产品,很大程度上都受制于科技的发展。
因此,随着研究的深入、科技应用层面越普及。改善睡眠的产品将会得到更加高效的应用,其产品功能的效果也会逐步体现出优势。
4、部分产业是蓝海
当然并非所有失眠的细分市场都是蓝海,有些领域竞争激烈且门槛相当高。
其中智能睡眠家居市场,传统企业早已经布局,且打的十分火热,在相关技术、资金、渠道上,也需要很多年积累。
而在智能穿戴硬件、监测APP等方面,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、功能又比较单一。
再比如,这几年最火爆的乳胶枕、蒸汽眼罩,眼贴看似卖疯了,但是不是还有机会突破呢?
另一方面,长期失眠的人发生抑郁的风险是普通人的三倍,35%左右的失眠患者伴发抑郁。
所以,一些失眠患者也需要从心理上进行咨询辅导。按照美国每100万人中有 1000 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比例计算,中国的心理咨询师缺口在50万左右。
创业者,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,抓住机会。
睡眠的几点思考
1、APP只是临时方案
目前睡眠监测类的APP比较多,有些甚至用户已经过千万,但个人觉得这种局面始终是短暂的。
a、靠APP来监测睡眠,无论是准确性、科学性等方面都有问题。比如半夜小孩子突然哭泣,会被记录成说梦话。
b、目前提供的功能比较单一且没有壁垒,比如睡眠音乐。音乐类APP、读书类APP完全可以做。
c、最核心的一点是,当前绝大多数睡眠app仅仅提供了硬生生的数据,没有后续指导等,这是硬伤。
因此,睡眠类APP只是过渡性产品,要趁着现在积累的用户优势,在产品矩阵、商品、品牌合作等维度建立壁垒。
甚至是参与到一些软硬件产品的合作开发中,比如提供相关数据、技术方面的支持。
2、监测型硬件是摆设
和APP监测其实没有多大差别,只不过目前穿戴类的监测设备,在获取用户相关的睡眠数据上会稍微准确和详细一点。
但这也只是表面现象,因为有些失眠的原因,和环境、情绪、压力、呼吸等相关。
腕带设备或床垫设备监测中的心跳、翻身等数据都比较基础。
真正在医院里面做睡眠监测,包括了脑电、呼吸、血氧、鼾声、心电等多个参数。
所以,做穿戴设备的企业要认清,只有改善用户睡眠才是核心价值。当前提供的功能,智能手表就能替代。
3、先做轻生意小产品
改善睡眠的产品有很多,创业者入局的方式也有很多种。但个人建议初创者,先从小产品开始做起。
a、因为不管你是打算做智能床垫还是穿戴设备,都需要你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。
b、从产品的研发、生产、供应链的成熟度上来说,小产品生产迭代更快、市场检验的成本也更低。
c、如果你做艾灸、香薰这类产品。用户受众广、接受程度也更高,关键是用户的决策成本也少。
像安神茶、眼罩、耳塞、精油、个护等产品,对于大部分创业者来说,是不会错的选择。
4、智能化是趋势
生物医疗方式,一定是绝大多数失眠者,最后或者不得已的选择。
而提前通过技术、产品的方式,进行睡眠相关的干预,改善用户的睡眠质量,这就得靠智能产品发力。
从床具、床垫、枕头、灯具、止鼾等等,所以传统的家具生产企业,必须抓住智能化的趋势。
包括中高端酒店,如何做增值服务?如何提供用户满意度?改善用户的睡眠体验,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。
5、非改善型产品
a、夜间经济
当所有创业者,都把目标聚焦在用户睡觉本身,想着怎么让用户睡好,睡着。
但是,既然用户真的睡不着,不想睡,为什么就不能基于此,想办法为当前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呢?
目前许多城市都在大力发展夜间经济,在线下比如有夜市、酒吧、24小时便利店、24小时书店、秀场、餐饮等。
北京就在今年2019年政府报告中提出,将大力支持重点街区、商场、超市等延长服务时间。对开展夜间服务的餐厅、商场、美食街给予现金奖励,最高500万元。
报告显示,2019年上半年美团外卖夜间消费在全天消费中的占比高达35.7%。
而在今年七月份,上海夜间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57%,环比六月份增长4%。
除了线下,夜间经济在线上也大有作为。直播、游戏、教育、美食及其他娱乐都可以去挖掘。
某音频主播,每晚11-1点直播,每天竟然有2万多人在线听,最高峰有10万人同时在线。
b、睡后改善
晚上一旦失眠,必将影响白天的精神状态,包括食欲、气色等方面。
如果你无法提供睡前、睡中的服务,那么就想办法去改善用户因失眠带来的后遗症。
美妆个护:失眠可能会产生黑眼圈、眼肿、皮肤暗淡、长痘等,那基于此开发相关的产品是不是有市场?
午间休息:许多人晚上睡不着,就寄希望于中午午休能稍微睡好点。那么基于午休延伸出来的改善性产品是不是可以小试一下。
除此外,还包括护肝、养生、提神等功能性产品,心理咨询等服务,都是为了改善失眠带来的影响。
以上思考,仅为帮助大家开脑洞。
失眠市场至少千亿,而睡眠市场超过万亿。任何功能的改善和技术的提升,都会为创业者提供新的机会。
本文转载自十里村(ID:shilipxl),已获授权,版权归十里村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。
好文章,点个赞
版权提示
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,请于文首标明来源、作者,并保持文章完整性。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,未经许可,任何人不得复制、转载、或以其他方式使用。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,请联系CBNData客服DD-4(微信ID:CBNDataDD4)